9月20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仇立平教授在公司做了题为“制度变迁与风险控制——回到实践中的中国社会”的学术讲座。仇立平教授是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系主任、《社会》杂志执行主编,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仇立平教授以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为导向,运用制度分析和风险社会理论,讨论了最近十余年的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转型问题。他在报告中指出,影响中国改革路径选择的实践感包括:文化大革命经验教训的实践感、资源高度集中的实践感、社会主义理想或过度市场化的实践感、前苏联改革的实践感、中共革命的实践感。
仇立平教授认为,近十年的社会改革主要化解了最可能引发中国大规模动乱的社会基本矛盾:一方面,农业税费的废除,从根本上消解了农民和地方政权的直接冲突;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实行的最低工资制度并且逐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劳动条件的逐步改善以及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避免了工人阶级陷入绝对贫困化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和劳动之间的矛盾,消解了马克思意义上两大阶级的矛盾和冲突。他还分析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三种内在逻辑:“资本的逻辑”、“传统的逻辑”、“社会的逻辑”。
最后,仇立平教授强调,中国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中国社会学的价值取向并不仅仅是批判性的,也可以是建构和解释性的,即中国社会学的多样性应该兼容批判性取向和保守主义取向,谨防“学术戾气”。
整个讲座持续了近2个小时,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讲座结束后,仇立平教授回答了师生们的提问,并与聆听讲座的同学们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员工纷纷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对中国社会改革和转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对中国社会学的时代使命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值得回味和进一步思索。
本次讲座由bat365官网登录入口副经理、社会学系系主任田毅鹏教授主持。
(刘威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