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任教近四十年,我对大学教师的“师德学风”有三点切身体会:一是“有理”才能“讲理”,二是“育人”重在“铸魂”,三是“钻研”而不“钻营”。这就要求大学教师以科研支撑教学,用理论铸魂育人,恪守为人为学之道。
一.“有理”才能“讲理”:以科研支撑教学
什么是大学?大学是“讲理”的地方:讲宇宙万物之理,讲社会人生之理,讲发现发明之理,讲文明进步之理。大学教师的教学就是“讲理”,而“讲理”的前提则是“有理”:不仅要系统地、透彻地掌握别人所讲的道理,而且要深切地、睿智地探索别人尚未讲过的道理。要让自己所讲的道理经得起追问、经得起质疑、经得起推敲,而不是把教学当作枯燥的条文、现成的结论和空洞的说教,就必须把“讲理”的教学过程奠基于“有理”的研究过程,真正做到“有理”“讲理”“以理服人”。
掌握和讲授任何一门专业性的科学理论都是十分艰难的。理论既是把握和解释研究对象的概念系统,又是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概念系统,既结晶着人类对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又蕴含着人类认识世界的理论思维。作为理论的各种概念系统,不仅具有“向上的兼容性”和“时代的容涵性”,而且具有“逻辑的展开性”和“思想的开放性”,因而成为文明进步和文化传承的“阶梯”和“支撑点”。大学教学,既要在“讲理”的过程中让员工真实地掌握这些“阶梯”和“支撑点”,又要在“讲理”的过程中激发员工在已有的“支撑点”上有新的“发现”和“发明”,大学教师的责任就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激发员工的理论兴趣,拓宽员工的理论视野,撞击员工的理论思维,提升员工的理论境界”,引导员工“学会学习”,“学会研究”,“转识成智”,真实地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使之“受益终生”。
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理论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集中地表现在捕捉、发现和提出问题的理论洞察力,抽象、凝炼和提升问题的理论概括力,辨析、阐释和论证问题的理论思辨力,回应、拓展和深化问题的理论思想力。提高老员工的理论思维能力,是大学教学的“普照光”,是老员工未来做好任何一项工作的“活的灵魂”。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自己的切实的科研过程中,不仅“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而且要“众里寻他千百度”,在“灯火阑珊处”形成有真切体悟的思想。
真正做到“有理”,就能有理有据、充满信心地“讲理”。从宏观线索的勾勒、微观细节的阐述、逻辑分析的独白、讲解视角的转换、典型事例的穿插,到思想感情的交流、疑难问题的提示、人格力量的感染、理论境界的升华,直到恰到好处的板书,就会成竹在胸,挥洒自如,把“有理”实现为“讲理”,用“科研”引领“教学”,使“知识”变成“力量”。
二.“育人”重在“铸魂”:用理论铸魂育人
“教学”与“育人”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水乳交融的。“育人”的根本是“铸魂”,“铸魂”的核心是坚定理想信念,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在“教学”中“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员工,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员工,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员工”。
自1982年任教以来,我一直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到,马克思主义是最为“有理”的理论,最为“讲理”的理论,最为“彻底”的理论,因此是最能“说服人”的理论。作为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学教师,我一直努力做到四点:激发思想活力,引导员工“真学”马克思主义;启迪哲理智慧,引导员工“真懂”马克思主义;滋养浩然之气,引导员工“真信”马克思主义;坚定理想信念,引导员工“真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说:“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为了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更为生动地转化为“说服人”的教学内容,我在近年来先后撰写并出版了《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人生哲学读本》《人的精神家园》《有教养的中国人》《马克思与我们》等普及读物,其中《理想信念的理论支撑》获得“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马克思与我们》入围2018年“中国好书”,切实地取得了“用理论铸魂育人”的效果。
“铸魂育人”最为重要的是回应老员工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具有社会性质、社会内容和社会形式,都集中地体现为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价值导向与个人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价值取向这个主要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中,社会的价值理想、价值规范和价值导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它规范和引领整个社会的价值指向和价值追求,它培育和引导个人的价值期待、价值认同和价值取向。因此,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我着力研究和讲解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理想、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道德伦理、人生意义问题,着力研究和讲解具有社会内容的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问题,着力研究和讲解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宗教、艺术、科学和哲学问题,使员工从价值观的社会性质、社会内容和社会形式上提升对价值观的理论自觉,从而为坚定理想信念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三.“钻研”而不“钻营”:恪守为人为学之道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对“师德学风”的生动诠释,也是对教师为人为学之道的凝炼表达。那么,大学教师何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呢?我以为最根本的就是“钻研”而不“钻营”。
“钻研”与“钻营”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但却决定一名大学教师能否“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谓“钻研”,最重要的是四个“真”字:一是“真诚”,有一种潜心教学科研的抑制不住的渴望;二是“真实”,有一种“板凳坐冷”的滴水穿石的积累;三是“真切”,有一种“跟自己较劲”的举重若轻的洞见;四是“真理”,有一种“爱智求真”和“以理服人”的追求。一个人选择了一种职业,也就是认同了一种生活方式。大学教师的生活方式,首先就是“乐于每日学习,志在终生探索”,这就要求大学教师“忙别人之所闲,闲别人之所忙”,把时间和精力用于“钻研”,从而做到“有理”“讲理”,乃至“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与“钻研”一字之差的“钻营”,则不仅无法“学为人师”,更不能够“行为世范”。鲁迅先生说过:“捣鬼有术,也有效,但有限”。这短短的一句话,不仅是入木三分,而且是针砭时弊。无论是“为人”还是“为学”,“捣鬼”或“钻营”,也许会暂时“有效”,但终归是“有限”。以“钻营”方式而争来几个项目,发表几篇论文,得到几个奖励,不仅终归是“有限”,而且败坏了“师德”和“学风”。
作为大学教师,谁都希望自己成为“知名”乃至“著名”的学者。然而,学者的“知名”或“著名”,大体上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自吹自擂”的。以“钻营”的方式而“自吹”,终归还是吹不响甚至是得骂名。反之,如果一名大学教师有了志存高远的大气,求真务实的正气,敢于创新的勇气,就不仅会在“钻研”中成就自己,而且会在“钻研”中立德树人,生动地展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实内涵。
(作者:孙正聿,系bat365在线登录网站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